“我特别喜欢这首歌,以前曾换过其他铃声,最终又换回来了。这首歌真的太适合我们兴隆了。”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成了海南万宁兴隆华侨农场书记梁森奎多年不变的手机铃声。兴隆人爱唱,归侨们还自己创作了印尼味的“兴隆之歌”。60年来,在自强不息、乐观奋进的歌声里,“兴隆”从无到有,从一个蚂蟥、巨蟒出没的“瘴疠之地”变为归国难侨休养生息的绿洲,再到今天的“太阳河畔明珠”,几代兴隆人的呕心沥血,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华侨农场。如今,兴隆侨乡是海南游的必到之地。

  归侨见面礼

  为新中国赚到第一桶金

  上世纪50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由于国内政治斗争,开始大规模驱赶华侨华人。挈妇将雏、一无所有,从他国离岸时的悲愤屈辱,大海上满心期待地遥望祖国,“大宝康”号和“美上美”号载着一万多名归侨,历经半个月的海上漂泊,于1951年回到祖国。同年10月,广东省委派干部带领700多名马来西亚难侨,分三批抵达兴隆安置。这些归侨中,有参加过抗日、抗英斗争的民族英雄,有在集中营里受尽摧残的普通侨民。1952年9月1日,兴隆华侨集体农庄成立。此后十年间,2000多名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在兴隆安家。

  在兴隆华侨农场,记者试图通过老兴隆人的记忆还原这段历史。“中间那个小男孩就是我呀!”在农场场部门口的食杂店里,今年已53岁的林志达拿着一张老照片高兴得像个孩子。“1960年,知道要回国了,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我爸爸是个画家,在印尼就画好了毛主席的画像,他仔细包裹了画像,一路细心看管。到兴隆定居时,一搬进农场分的新房,爸爸就把像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你看,照片中间那个就是我,那时候我才4岁,旁边是我的两个姐姐。”

  兴隆归侨们为新生的祖国带回了3件见面礼:胡椒、橡胶、咖啡,这3样热带经济作物为新生的共和国赚到了第一桶金。

  1954年,印尼归侨魏帝保回国时从邦加烈港带回了10棵胡椒苗。马来西亚槟城归侨周全根接下了种植胡椒苗这个重任,他召集在邦加等地生活过的归侨,用在邦加种植胡椒的技术和经验对胡椒苗精心培育种植。第3年,周全根把培育出来的胡椒苗无偿分给农场更多的归侨种植。小小的胡椒,作为重要的调味料、香料、药材,最先为新中国承担起创汇的重任。如今,兴隆华侨农场的胡椒种植面积达1300多亩,胡椒产品畅销世界。第一批辛勤培育胡椒的周全根、张丰南、卢云、罗元华等人被兴隆年轻人尊称为“胡椒伯伯”。他们自豪地说:“新中国家底薄,是兴隆归侨的见面礼为新中国解了燃眉之急。”

  无独有偶,还是兴隆归侨,精心培育从海外带回来的橡胶苗,终于在兴隆成功种植了中国自己的橡胶树,从而打破了西方“中国的地理环境无法培育出橡胶树”的预言,也结束了我国不得不用4吨大米换取斯里兰卡1吨橡胶的历史。

  1954年,归侨刘永祥回国时从印尼带回20斤咖啡种子,经过归侨职工几十年的精心培育种植,当年的20斤咖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农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归侨带回了东南亚各地的炒制技术,又在火候和糖、盐、牛油比例上不断探索。1960年,周恩来总理品尝过兴隆咖啡后说:“兴隆咖啡是世界一流的,我喝过许多外国咖啡,还是我们自己种的咖啡好喝。”

  “侨乡春晚”多语主持

  记者采访农场书记梁森奎时,正赶上曾在农场劳动生活过的归侨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我们每年都有侨友联欢,大家聚在一起说说兴隆普通话,看看兴隆的碧海青山,再泡一泡兴隆的温泉。”这个肤色带着海边人特有的健康黝黑的兴隆当家人告诉记者:“兴隆有来自20多个国家、几万名归侨侨眷,这里就是个‘小联合国’。”

  “小联合国”的美誉名副其实,各种东南亚风味小吃、东南亚风情建筑、印尼语、马来语、越南语、泰国语、泰米尔语,还有由广东、客家、南亚、海南等多种口音交汇而成的“兴隆普通话”。梁森奎随口举出几个“东南亚特色”的兴隆常用语:“去‘罢萨’就是去市场,爱喝‘过必’就是爱喝咖啡。”这种每个字都读第四声、速度飞快的兴隆普通话是各国归侨在兴隆融合的一个佐证。

  “我们农场有自己的‘春晚’,双语主持还不够用呢。”农场侨联的李婷婷每年用普通话、印尼语主持农场春节的侨友大联欢,“台下的归侨就用各自的语言回应。我们农场的‘春晚’主持少说也要懂四五种语言”。

  不仅要多语种主持,兴隆“春晚”的节目也像东南亚文化荟萃,甚至印尼驻广州总领事都专门派印尼舞蹈教师为这里的归侨表演队传授舞艺。李婷婷感慨地说:“到香港或者国外定居的兴隆人组成的文艺表演团春节也回来表演,几个小时的节目,没有人离场。”

  世界级度假地的“侨味”

  每年的“侨友会”,归侨侨眷们不仅仅是聚首回味印尼话、重叙创业情,还为兴隆的发展献计献策。

  今年1月的兴隆“印尼侨友会”上,有归侨提出:兴隆的石梅湾海滩,论美景不输于世界著名度假地,但缺乏文化韵味,没有特点,商业味道浓厚,而巴厘岛等世界顶级度假地有独特的巴厘印度教文化,成为吸引游人一去再去的文化磁石。兴隆应该发挥多民族、多国家、多文化融合共处的“侨味”,跻身世界顶级度假地。

  喝一杯兴隆咖啡,泡一泡常年60度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温泉,听一曲印尼风味的《梭罗河》……如今,兴隆旅游的“侨牌”越打越好了。附近的黎村苗寨也成为游客新宠,极富特色的苗绣、银饰,织造皇帝御用龙被的黎锦,在国际收藏市场上一片难求,许多海外藏家甚至提前数年向苗族和黎族的秀娘重金预订。

  梁森奎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兴隆人希望从天赋的良好气候、环境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1992年,早年曾在兴隆工作居住的印尼华侨郑文泰再一次回到兴隆,开始了二次创业。他与农场合作兴建了占地5800亩的侨爱热带花园,园内堪称热带动植物王国,数千种热带观赏植物34万株,600亩热带珍贵果树,以热带雨林为依托的海南原生态景观正逐渐恢复。这里也是国家确定的环境教育基地和物种基因库。1997年,这个热带园林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环境“全球500佳”,成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爱工程”重点项目。

  在农场医院工作的黄华告诉记者:“兴隆老人经常会说起‘船友’这个词,就是问当年你是哪一条船回国的。我家里人那时回来,结果一进中国海,我二表姐就出生了。一船人就她没有‘归侨’待遇,现在我们还常说起这个笑她。”当年的“船友”,如今多已是古稀老人。今年2月,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罗豪才为兴隆华侨农场“侨爱养老院”揭牌。农场养老院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历次翻修、扩建,不仅成为温暖的归侨老人之家,也守护着兴隆华侨农场这段特殊的侨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