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陕西高校侨联联盟首场“侨界院士进高校”活动在西安交大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省侨联主席郝跃先后开讲。省侨联党组书记程勉贵、副主席余劲,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孙早,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等出席活动。来自24所陕西高校侨联联盟盟校的20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会议。本次活动由省侨联主办,陕西高校侨联联盟、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承办。


21日上午,郑南宁院士以《AI赋能教育的知识生产与创造力培养》为题作主旨报告,从知识生产的过程机理与人的创造力培养两个维度,深刻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重大意义、融合路径以及核心价值。郑南宁指出,教育本身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它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打开一扇门,点燃学生内心探索未知的火种,教育的意义就是帮助他们走向未来,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

下午,郝跃院士讲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探索与实践》。他指出,“创新发展不仅要会‘打兔子’,更要会‘找兔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突出创新点,明确创新发展的四知四明,即知需求明方向、知全局明重点、知难点明细节、知能力明途径。他寄语年轻学者不仅要“研究真问题”,同时要“真的研究问题”,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水平,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飞速发展的AI对教育的冲击?”“归国留学人员的科研方向如何精准定位?”“如何理解基金申报中科学属性的内涵和定义?”……在互动环节,青年学者纷纷抓住机会,向院士提出自己在学习、研究和工作中的困惑。互动的问题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技术研发,从学术前沿动态到行业发展趋势,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两位院士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和深厚学识,给青年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程勉贵表示,“侨界院士进高校”系列活动是陕西省侨联依托陕西高校侨联联盟,为陕西留学归国人员、侨界青年学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有力抓手,是我省侨联组织关心关爱青年学者的有力创新,希望通过系列活动的举办,挖掘资源、聚焦优势、塑造品牌,促进陕西侨联组织更好为侨服务。

活动期间,陕西省侨联、陕西省高校侨联联盟主要负责同志,24所联盟成员高校代表、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开展了工作交流。与会人员还参观了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展、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10月20日陕西高校侨联联盟正式成立以来,西安交大作为首届会长单位、西安交大侨联作为秘书处,积极围绕联盟“15533”工作方案,通过加强资源联通、品牌联创、活动联办,坚持组织协调可持续、合作对接可持续、督促落实可持续,扎实做好陕西高校侨联联盟工作。目前已成功开展“侨·说”“侨企进高校”“医心爱侨”“侨界院士进高校”“丝路交流与合作”等系列活动。下一步,联盟将不断提升为侨服务能力水平,促进地方和高校侨务工作由“相加”变“相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凝聚侨心侨情、贡献侨智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