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是侨联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反映侨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浙江省侨联始终把做好参政议政作为履行工作职能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运作规范化”的要求,发挥优势,注重特色,切实提高参政议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在关键处”,使参政议政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根据会议的安排,现将浙江省侨联的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指导有力,增强参政议政工作的联动性
    参政议政工作政策性强、要求性高,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组织协调就难以完成使命。因此,我们扎实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省侨联把参政议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它列入党组会、常委会、全委会等一些重要会议的中心议题,定期研究参政议政工作。为了加强领导,省侨联专门确定一位会领导主管这项工作,并确定办公室具体负责提(议)案的有关工作。我们结合不同阶段的工作安排,每季度召开一次部室成员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听取汇报,解决参政议政工作的实际问题,真正把参政议政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二是工作保障到位。每年在省“两会”召开之前,省侨联都要专门召开主席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拟提交的提(议)案题目、内容、素材等具体事宜;专题下基层调研,反映侨界的呼声。平时,认真做好全国和省级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工作,并通过组织培训、考察调研、提供素材等方式为他们参政议政做好服务工作。在做好省侨联本级工作的同时,我们还以发文致函等方式,对基层侨联的参政议政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针对新任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增多的实际,省侨联举办了会前培训,邀请专家讲授知识、交流经验体会,努力提高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三是氛围营造到位。采取侨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钱江侨音》、浙江侨联网站等侨刊乡讯,开设了参政议政的专题、专栏和专版,宣传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还十分重视加强与省政协海外委员的沟通和联系,每年在政协大会召开期间,我会主要领导带上新闻单位,专程登门拜访参会的海外委员,既联络了感情,又扩大了影响。各级侨联还不定期地向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送参政议政宣传短信,组织相关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全省侨界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参政议政氛围。
    二、深入调研,注重选题,增强参政议政工作的前瞻性
    深入调研、科学选题,决定着参政议政工作的效果和水平。为此,我们紧密结合实际,把握全局工作中侨联抓得住、吃得准的重大问题选题。一是围绕重点选题。我们主要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需要侨联融入和服务的重点问题,选择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比如,去年以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省委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我们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前,专门成立调研组,主动深入21个县(市、区)侨联、42家侨资侨属企业,召开31个座谈会,关心帮助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侨资侨属企业,不断探索为侨资侨属企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在省政协大会上提出了《做大做强“海外浙江人经济”》的团体议案,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被省委列入2009年重点调研课题。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成云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领衔提出的《推进我省临港产业科学发展的建议》,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专门召集12家省直机关的负责人,召开该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侨联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二是围绕难点选题。侨界群众工作的难点,就是我们关注的要点。近年来,我们坚持从侨界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先后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移民、老归侨、和谐侨社、侨资(属)企业等5方面15个问题进行调研,组织3路人马,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当前侨联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形成书面材料报送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使党委、政府及时听到基层一线的真实声音,促进了一些与侨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解决。同时,去年11月,我们在杭州召开全省侨联系统理论研讨会上;今年3月还出版了《理论研讨会材料汇编》一书,为建言献策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三是围绕趋向选题。针对侨联工作中出现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全省各级侨联进行了前瞻性调研。去年,我省新侨集中的基层侨联在银行开户、资产登记等方面上出现困难,原因是没有机构代码证。我们指导温州市侨联对这一典型问题进行选题研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今年温州市“两会”期间,温州市侨联提交了《关于尽快解决落实我市基层侨联机构代码证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温州市人大的高度重视,在听取温州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汇报后,责成其尽快给予解决。9月22日,根据省有关部门的授权,温州市质监局、温州市民政局函复温州市侨联,准予乡镇、街道一级侨联办理组织机构代码,使得基层侨联组织机构代码证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应该讲,由于我们选题准确,较好地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特点,有效调动了侨界人大代表、侨界政协委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参政议政的实际效果。
    三、把握关键,注重转化,增强参政议政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把握关键点。我们认真把握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推荐工作这个关键点。参政议政工作,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重中之重”。形势越发展,这项工作越要加强。近五年来,全省各级侨联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影响好的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据统计,全省现有县级以上人大侨界代表64名、政协侨界委员914名。他们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即在工作岗位上当标兵,在履行职能上做模范,每年至少反映一条侨情民意,参加一次调研视察,撰写一份提案,为侨界群众办好一件实事。二是扩大参与面。五年来,全省各级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累计提交提(议)案共5849件,其中涉侨提(议)案650件,推动了涉侨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在近几年省“两会”上,省侨联先后提交了加强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解决新归侨身份认定问题、发挥侨胞优势服务我省“走出去”战略、做大做强“海外浙江人经济” 、推进我省临港产业科学发展等一系列涉侨提(议)案,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其中《浙江侨资企业的问题调查与发展对策建议》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我省归侨陈耀东就提高边防口岸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简化海外华人签证手续等问题提出16个涉侨建议案,并得到外交部、公安部等部门的满意答复。三是提高转化率。提(议)案成果的转化是我们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再好的提(议)案成果,如果只是“体内循环”,不能转化为决策,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全省各级侨联努力提高提(议)案成果的转化率。每年省“两会”一结束,全省各级侨联就对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整理、归纳和提炼,及时报送当地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近几年,省侨联在多部涉侨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修订工作中,主动参与源头调研、条文起草和多轮部门协商等工作,切实有效地维护侨界合法权益,促使省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归侨退休工资待遇”、“困难归侨生活补贴”等政策;特别是在2006年《浙江省华侨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出台的过程中,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领衔提出建议案,要求我省加快华侨国内合法权益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引起了各方关注;在《暂行规定》具体起草、修改过程中,又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对规定的出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省侨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被评为省优秀提案。我们以此为契机,推动了我省侨联华文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积极促成省内11所知名小学和海外11所华文学校“结对子”,并将之纳入省华文教育“151”工程的主要内容。从2006年开始,我们着手实施“文澜侨心书库”建设,现已发展到36所,深受海外侨校的广泛好评。
    四、创新形式,有序推进,增强参政议政工作的主动性
    全省各级侨联积极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履职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升参政议政工作水平。一是创新界别活动方式。我们借助各级政协这个重大平台,进一步发挥团队作用,以政协侨联界别的名义,有为有位地开展参政议政工作,侨联界别组活动日趋活跃。去年,围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产业转型升级等课题,我们组织省政协侨界委员赴杭州、宁波、温州、丽水、嘉兴等地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在调研中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集中侨联界别政协委员的集体智慧,写出了一份内容全面、有见地、可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在政协大会期间以省侨联的名义写了团体提案,对进一步促进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是创新工作载体。我们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活跃工作载体,努力为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行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每季度安排一次活动,组织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习、调研、视察、考察,邀请有关部门通报情况等;以“察侨情、听民意、解侨忧”为主要内容,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项活动。为深入推进参政议政工作,杭州市侨联出台了《关于全市侨联组织加强参政议政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宁波市侨联还公开面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使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更多地反映民意。三是推行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述职。为进一步增强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职意识,2007年12月5日,杭州市侨联召开首次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述职会,4名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50余名来自基层侨联的干部、归侨侨眷代表进行了述职,报告各自履行工作职责、参加人大、政协和侨联组织活动、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反映侨情民意等情况。这在浙江省侨联系统是个全新的尝试。2008年,杭州市侨联在进一步完善述职机制的基础上,在各区、县(市)侨联推广。应该讲,这种述职方式无论是对牵头单位,还是对参加述职的委员,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它很好地回答了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当向谁述职,以及如何接受界别群众监督的问题。同时,通过述职,进一步增强了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了侨界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今年2月,省侨联在七届五次全会上给予充分肯定并积极推广,从目前运作的情况来看,态势良好。
    五、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增强参政议政工作的长效性
    参政议政工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就没有质量的保证和水平的提高。我们不断完善提(议)案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程序,使提(议)案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实行政协委员约谈会制度。为拓宽反映侨情民意的渠道,更好地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今年省侨联建立了委员约谈会制度,并在8月实行了侨联界别政协委员的首次约谈,5名政协委员就“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进行了面对面、互动式的约谈。同时,我们规定每年至少安排两次委员约谈会,努力做到“真情履职、履职为侨”。二是实行提(议)案抄告制度。1998年,省侨联在全国侨联系统率先建立提(议)案抄告制度。该制度规定,全省各级侨联必须适时上报当年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团体、个人提(议)案的题目;对团体提案及质量较高的个人涉侨提(议)案,要求附全文及答复的内容上报,并选取部分提(议)案在工作简报上予以选登。据统计,本届省侨联共抄告涉侨提(议)案820件,该制度已经连续实施11年,达到了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的作用,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全省面上的工作。三是实行评比表彰制度。为表彰先进,我们两年一次对优秀提(议)案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最近,杭州市侨联《关于区、县(市)侨联享受同级人民团体有关待遇问题》等28个提(议)案被评为“2007、2008年度侨界优秀提(议)案”,杭州市下城区侨联等7个单位被授予“2007、2008年度侨界提(议)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今年8月,有5家侨联在全省侨联主席读书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充分调动了全省侨界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位领导、同志们,尽管我省侨联在参政议政工作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我们深知,离中国侨联、浙江省委的要求和侨界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侨联参政议政工作面临着更加繁重的任务。下一步,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强大的动力,在中国侨联的关心支持下,做到力度再加码,工作再提高,争取“上台阶、出精品”。具体要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第一,提高素质抓学习。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就必须加强学习。在新的历史阶段,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对侨联干部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强化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一种能力、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当作提高自身工作水平、政策水平的客观需要。省侨联每年将举办两期读书会,组织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基层侨联干部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在第八次全国侨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组织参观学习、外出考察,利用侨联网站、侨讯侨刊开设学习专栏,努力提高广大侨联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对全局工作的了解,为我们参政议政工作提供广博的知识储备。
    第二,围绕中心抓调研。凡是好的参政议政成果,无不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作为新侨集中的省份,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展富有成效的调研。工作中,要坚持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每年要组织两次以上较大规模的调研,深入基层、深入侨界群众,防止脱离实际、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现象,克服浅尝辄止、不具体、不系统的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力求选题“准”,调研“真”,立论“高”,建言“实”,使我们的提案、议案或呈阅件等内容更鲜活、更丰富,为党和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注重质量抓选题。这是我们今后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着力点。参政议政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在于我们的意见建议有多少被采纳、进入决策,产生多大的社会影响力。为切实提高下一步参政议政工作质量,我们将突出抓好选题。选题主要分为针对型、前瞻型、补缺型三种类型。针对型选题,就是选择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现实意义的重点问题、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只要找准切入点,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省侨联《做大做强“海外浙江人经济”》的团体议案,已经上升到省委决策层面,下一步我们要配合省委政研室,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前瞻型选题,就是选择目前虽然表现不是很突出,但却对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问题。像《推进我省临港产业科学发展的建议》,目前省政府正在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补缺型选题,就是选择一时尚未被有关部门充分注意但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无论哪类选题,一定要以吃透上情、摸准下情,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存精的论证,经过提炼、概括和总结,提出真知灼见,坦诚建言献策。
    第四,健全机制抓规范。针对当前我省参政议政工作的有利形势,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涵,狠抓机制建设。要在前几年行之有效的机制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信息专报机制、重大工作通报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工作激励机制。特别是界别组活动机制,已成为省侨联参政议政工作的一大品牌,尤其要不断深化,每年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6次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界别组活动,以更好地体现界别特色,突出界别优势,发挥界别作用,不断加强侨联界别委员之间以及委员与界别群众的联系,及时反映界别愿望和诉求,提高履行职能的实效。对于参政议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牵头,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使各项机制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五,加强基层抓基础。参政议政工作的难点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打牢基层基础工作,是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保证。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以“省示范性基层侨联创建”为主线,典型示范、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不断夯实参政议政工作基层基础,切实把参政议政的过程作为展示侨联组织能力、彰显侨联组织活力、增强侨联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实现侨联组织在大局中找定位、在机遇中求发展、在实践中显佳绩的独特作用。